在金属印刷制品的生产制作过程中,色差是一个常见的质量瑕疵,严重的影响了产品的使用效果与推广。对金属印刷品的色差进行检测,是管控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但传统的人工目视检测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为了客观的量化金属印刷品的色差,就可以使用色差仪。本文介绍便携式色差仪用于金属印刷品色差的检测。
金属印刷制品色差检测现状:
金属印刷制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造成流水线上的成品与目标制品的颜色会有所差别。金属印刷制品的颜色色差主要包括:油墨实地色差、网点变形色差、套印不准引起的色差、润湿系统异常引起的色差、彩色印刷与上光过程出现的色差等[。既然会有色差存在,那么如何实时、准确地在生产过程中找出与目标制品颜色相差超过一定程度的成品,成为生产金属印刷制品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色差辨别采用人工目测的方法,这种方法缺陷在于:主观性强,测定结果主要依赖检验人员的经验,测定结果因此会因不同观察者而不同,准确程度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人工目测是离线检测,不能达到实时检测的要求,也就不能及时控制生产过程,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制约因素。随着生产中各个环节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已得到大幅度提升,而人工目测方法已成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因此,为了快速、准确有效地检测出金属印刷制品的色差,就可以使用色差仪等颜色测量仪器。
便携式色差仪用于金属印刷制品色差检测:
色差仪作为一种“标准眼”,它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测色原理,采用标准的照明条件和观察条件,排除了人为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干扰,能做到“铁眼无私”,从而客观、准确地测量颜色的色度,以及相近颜色之间微小的差别。将色差仪引入到金属印刷品颜色检测中,可以对金属印刷品表面的颜色给予客观的量化评价,通过具体的颜色数字对金属印刷品的颜色及色差做出判断。
色差仪测量金属印刷品的颜色是基于光的反射与吸收的原理,仪器内置光源发射特定波长的光束照射金属印刷品表面,金属印刷品表面会对不同的光进行选择性吸收与反射,反射光被仪器的光谱传感器捕捉后,生成对应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并将其转换为Lab等色彩空间的数值。在Lab色彩空间中的 L*(明度)、a*(红绿轴)、b*(黄蓝轴)值可精准表征颜色的明暗、色调及饱和度,通过计算样品与标准色的ΔEab值(色差),即可量化金属印刷品颜色的一致性,ΔE值越小,表明样品与标准色的差异越细微,从而实现对金属印刷品颜色一致性的科学检测。
使用色差仪测量金属印刷品的颜色,突破了传统目视评估的局限,不受主观经验、环境光线影响,将金属印刷品颜色转化为L*、a*、b*等客观数值,精准量化金属印刷品表面细微颜色差异。同时,色差仪检测速度快,可实现高速、稳定的在线测量,避免人工检测效率低、易疏漏的问题,为金属印刷品的生产提供科学、统一且可追溯的数据支撑,极大提升检测的准确性与一致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