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仪用于橡胶木改性材表面涂饰的色泽检测

为了提升橡胶木材的使用性能,生产商会对其进行改性处理,以提升其质量和价值。但是在橡胶木改性材表面涂饰过程中,底材。涂饰材料等,会导致其色泽不稳定。因此,为了管控其颜色品质,就需要对其色差进行检测。本文介绍了色差仪用于橡胶木改性材表面涂饰的色泽检测。

橡胶木改性材色差检测

橡胶木改性材表面涂饰色泽检测必要性:

橡胶木是天然橡胶产业的副产品,但其糖分多,生物耐久性差,易产生变色、腐朽和虫蛀等问题,且应力木比例高,加工使用中变形比较严重。改性是改善橡胶木品质,提升其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热处理和糠醇化改性是环境友好型的两种改性方法,前者主要是依靠热处理条件下,木材组分的化学变化实现材性变化;后者是利用来源于玉米棒、甘蔗渣等生物质材料的糠醇作为浸渍单体,使进入木材细胞壁或细胞腔的糠醇在热的作用下交联固化,二者均能达到降低木材吸湿性和提高生物耐久性的效果。改性材可作地板、家具以及装饰等用高品质木制品用材。

涂饰是改性木材高价值利用中的关键工序之一,不仅可以保护木材,而且可以渲染木材,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木材特有的天然属性,从而有效提升木材的质量和价值。但是在橡胶木改性材表面涂饰的过程中,由于底材、涂饰材料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色泽不稳定的情况。因此,为了保证期色泽的稳定性,体生产品的市场价值,就需要对其颜色进行测定。

色差仪用于橡胶木改性材表面涂饰的色泽检测:

传统橡胶木改性材表面涂饰的色泽评价是通过肉眼观察产品与标准样品之间的差异来进行的,这种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机性。因此,为了准确的量化产品的颜色,就可以借助于仪器来测量,一般使用色差仪。仪器测量主要是将色差表现量化,用数值来考察颜色的匹配度。

色差仪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的三原色理论和人眼的色觉特性。人眼对光的感知是通过视锥细胞来实现的,视锥细胞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对应红、绿、蓝三种光的感知。因此,色差仪通常使用三个光电传感器来摹拟人眼的感知能力。在测量过程中,色差仪会发射三种不同波长的光,分别为红、绿、蓝三种光。这些光会照射到橡胶木改性材表面涂饰表面,并被物体反射或者透射。色差仪的光电传感器会接收到这些反射或者透射光,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接下来,色差仪会将这些电信号转化为具体的颜色参数,一般使用CIELab颜色空间度量材色,其中L*为明度,a*为红绿轴色品指数,b*为黄蓝轴色品指数。每个试件测20个点,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值。△L*、△a*、△b*分别表示为涂饰前后改性试件的明度、红绿度和黄蓝度的差值,△E*为涂饰前后改性试件的总色差。通过色差仪给出的这些颜色参数,就可以对橡胶木改性材表面涂饰的色泽进行量化的分析。

色差仪用于橡胶木改性材表面涂饰的色泽检测,通过量化输出L*、a*、b*及色差ΔE等参数,可精准捕捉涂饰层细微的色调、明度差异,完全规避人眼因疲劳、光源环境导致的主观偏差。另外,色差仪能对同批次或不同批次橡胶木改性材的涂饰表面进行标准化检测,确保不同工序、不同时间节点的色泽数据可跨场景比对,避免因木材基材差异、涂饰工艺波动导致的色泽不均。为橡胶木改性材涂饰产品的质量管控提供科学依据,保证产品外观质量的稳定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