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泽是评价发酵香肠质量的一项重要的感官指标,而发酵香肠色泽的形成与发酵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准确的测定发酵香肠的颜色,为其发酵工艺的优化提供数字依据,保证发酵香肠外观色泽的稳定性,就可以使用颜色测量仪器。本文介绍了小口径便携式色差仪用于发酵香肠色泽检测。
发酵香肠色泽的形成:
发酵香肠在发酵和成熟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从而将新鲜的原料肉转变成风昧独特且货架期长的发酵肉制品,其中发酵剂的筛选和添加决定着发酵成品的特性。色泽和质地是评价发酵香肠质量的重要感官指标,而色泽和质地的形成与发酵剂有着直接关系。
目前,用于肉制品的发酵剂均以乳酸菌为主,通过不同乳酸菌以及同其他微生物如葡萄球菌和微球菌之间的复配,实现对发酵过程的有效控制。肉品中的乳酸菌产生乳酸,使pH值降低。由于pH值接近于肌肉蛋白等,肌肉蛋白保水力减弱,加快了香肠的干燥,从而对发酵香肠的质地产生重要影响。葡萄球菌和微球菌通过硝酸盐还原酶和过氧化氢酶,对香肠的色泽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但在发酵的过程中,由于发酵工艺等的不稳定,就会导致发酵香肠在色泽上存在差异,影响产品的品质。因此,为了检测发酵香肠的颜色,为其生产工艺提供数字依据,保证产品颜色的一致性,就可以使用色差仪。
小口径便携式色差仪用于发酵香肠色泽检测:
色泽是发酵香肠品质的重要鉴定指标之一。对于消费者来说,它是对发酵香肠品质评价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发酵香肠品质优劣、新鲜与否的判断;对生产者来说,它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目前,人们把发酵香肠的色泽列入食品品质的鉴定标准,但生产加工过程中,人们一直采用目视来判别发酵香肠的色泽质量,其结果带有较大的主观性,而且对于色泽本身的规定大多数停留在主观评价的基础上,有关发酵香肠色泽的评价用语和定义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因此,就可以采用颜色测量仪器进行量化,即将颜色的感觉定量地表示出来,以弥补发酵香肠感官评价的主观性,量化食品颜色评价标准。
小口径色差仪作为颜色测量的光电仪器,其在测量颜色时模拟的是人眼的视觉系统,根据仪器的模拟积分光学系统,将光谱光度数据的三刺激值进行转换和计算,得出L*、a*和b*值及对比色的色差。其可以检测到人眼无法观察到的细微变化,在进行色彩质量控制时比人类观察者更为客观有效,因为人类观察者具有主观性,因人而异,检测的结果也会有差异,同时,人类观察者缺乏描述细微颜色差异的特定语言。而小口径色差仪通过参照色度学标准,在规定几何条件下进行测色,可以准确的描述发酵香肠细微的颜色差异,以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颜色数字的描述,允许发酵香肠生产商建立发酵香肠生产的颜色标准,并以数字的形式传递发酵香肠生产过程中的细微颜色变化情况,以保证发酵香肠颜色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通过色差仪定量表征发酵香肠的颜色,克服了环境、主观因素的影响,更具客观性。使用色差仪在弥补人工感官方法缺陷的同时,使发酵香肠颜色量化更加准确及便捷。以色度学理论为前提,对发酵香肠色度学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测定,为发酵香肠外观质量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也为发酵香肠色泽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