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测色仪怎么测同色异谱指数Mt值?

同色异谱指数Mt是用于衡量两个颜色在不同照明体下呈现同色异谱现象程度的一个指标,同色异谱指数Mt的数值越小,说明颜色的一致性越好;反之,数值越大,同色异谱程度越高。那么,分光测色仪怎么测同色异谱指数Mt值?本文对此做了介绍。

同色异谱设置

同色异谱指数Mt值介绍:

同色异谱是指两个颜色在某一照明体和观测条件下颜色匹配(即颜色看起来相同),但在其他照明体或观测条件下颜色不匹配的现象。同色异谱指数Mt量化了这种颜色匹配关系对照明体变化的敏感程度。它反映了两个颜色在不同标准照明体下色差值的变化情况。

计算同色异谱指数Mt通常需要先测量两个颜色样品在不同照明体下的三刺激值(X、Y、Z)或色度坐标(如x、y等)。通过特定的公式,比较这些颜色参数在不同照明体下的差异。一般来说,会先选定一个参考照明体(常用D65照明体,代表平均日光),然后计算在其他照明体(如A照明体,代表白炽灯)下与参考照明体下色差值的变化,从而得出同色异谱指数Mt。常见的色差值计算方法如CIELAB色空间中的ΔE*ab公式等会在其中发挥作用。

同色异谱指数Mt的取值范围通常是大于等于0的数值。数值越小,表示两个颜色在不同照明体下的同色异谱程度越低,即颜色的一致性越好,在不同照明条件下颜色变化不明显;数值越大,则意味着同色异谱程度越高,两个颜色在不同照明体下的颜色差异会比较显著。例如,在纺织品、涂料、印刷等行业中,如果同色异谱指数Mt较小,说明产品颜色在不同光源环境下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视觉效果;反之,可能会出现颜色在不同灯光下看起来不一致的情况,影响产品质量和外观效果。

综上所述,同色异谱指数Mt是颜色质量控制和评估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对于确保产品在不同照明条件下的颜色一致性具有关键作用。

分光测色仪测同色异谱指数Mt值方法:

同色异谱指数Mt用于衡量两个颜色在不同照明体下的同色异谱程度。分光测色仪测量同色异谱指数Mt值的原理是:通过分光系统测量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反射率或透射率,获取样品的光谱反射率或透射率曲线,结合标准观察者的光谱三刺激值函数与不同照明体的光谱功率分布,计算出样品在不同照明体下的三刺激值,将其转换到均匀颜色空间(如CIELAB颜色空间)后,计算两个样品在不同照明体下的色差值变化量,以此得到同色异谱指数Mt,该指数反映了两个颜色在不同照明体下的同色异谱程度。使用分光测色仪测量同色异谱指数Mt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仪器准备

确保分光测色仪已正确开机并预热稳定,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校准,可使用标准白板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如美能达的分光测色仪在开机后需进行白板校正,将白板放置在测量口,按仪器操作提示完成校正过程。

2.样品准备

准备好需要测量的两个颜色样品,确保样品表面平整、均匀,无污渍、划痕等影响测量的因素。若测量纺织品颜色,需将纺织品平整地放置在测量台上,避免褶皱。

3.选择测量条件

在分光测色仪上设置合适的测量条件,包括测量光源(如D65、A等照明体)、测量角度(如45/0、d/8等几何条件)、测量波长范围等。一般来说,常用的测量光源为D65照明体,测量角度为d/8(漫射照明,8°观测)。

4.测量样品颜色

分别测量两个颜色样品在选定测量条件下的光谱反射率数据。将分光测色仪的测量口对准样品表面,按下测量按钮,仪器会自动测量并记录样品的光谱反射率数据。重复测量多次,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5.计算同色异谱指数Mt

根据测量得到的两个样品的光谱反射率数据,使用相关的计算公式计算同色异谱指数Mt。不同的分光测色仪可能会内置相应的计算程序,只需输入测量数据,仪器即可自动计算出同色异谱指数Mt。一般计算公式会涉及到在不同照明体下两个样品的色差值计算。

6.结果分析

得到同色异谱指数Mt的数值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同色异谱指数Mt的数值越小,说明两个颜色在不同照明体下的同色异谱程度越低,即颜色的一致性越好;反之,数值越大,同色异谱程度越高,颜色在不同照明条件下的差异可能越明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