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化砖为什么会有色差?如何解决?

玻化砖具有高强度、耐磨性等特点,占领了墙地砖较大的市场。在玻化砖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操作不当、质量管理不严等诸多因素,容易产生色差,色差严重的会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在玻璃砖生产中,就可以使用色差仪进行颜色监控。

玻化砖

玻化砖色差产生原因:

1.原材料对色差产生的影响

(1)原材料化学成分不稳定,对于灰白色玻化砖Fe,Ti等着色元素含量的变化,对色差的产生有重要影响。Fe,Ti含量低,产品的外观颜色呈色好,产品白;Fe,Ti含量高,产品外观色将发红、发暗、发青。

(2)所购色料化学成分不稳定,甚至不是同一批次生产的色料。

2.配料工序对色差产生的影响

(1)配料系统调整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系统会产生误差,影响配料的准确性,导致化学成分的变化,容易产生色差。

(2)人为操作配料错误,又未及时进行纠正,引起泥浆化学成分波动,容易产生色差。

3.球磨工序对色差产生的影响

(1)泥浆水分、泥浆密度波动,将引起不同磨次的坯体化学成分的变化。如泥浆的粘度增加,或泥浆易沉淀,造粒后容易产生色差。

(2)细度控制不稳也将产生色差。粒度大,玻化砖的瓷化程度低,会引起烧成温度高;细度合适,烧成温度低,瓷化程度好。

(3)放浆、倒浆、除铁频率不一,也将产生色差。除铁频次少或不连续,泥浆的含铁率将不一样,含铁多的呈色差,含铁少的呈色好。

4.造料工序对产生色差的影响

(1)粉料水分不均匀、波动大,差别大,同等质量的粉料所含干基不同,其流动性也不一样,可能出现分料现象,导致色差。

(2)色料的颗粒级配应控制好。粗颗粒呈色差,较细颗粒呈色好。若颗粒级配不稳定,容易导致色差。

(3)基料与色料的颗粒级配不匹配,波动大,其流动性不一致,容易导致色差。

玻化砖色差解决方法:

玻化砖的颜色主要是玻璃砖内各种矿物质的化学反应以及玻化砖的烧制温度所决定的。例如,粘土中氧化铁的存在会使砖呈现粉红色,而提高烧制温度会使它们燃烧成逐渐变暗的红色。因此,可以通过在烧制砖之前影响粘土中氧化铁的量和总矿物质含量以及调整烧制温度来调整颜色。

为了让制造商知道他们的玻化砖会变成什么颜色,他们必须能够记录在给定条件下生产的砖的确切颜色。使用此数据,可以重新创建过去的颜色或更改过去的公式以创建新的调色板。色差仪非常适合记录砖块的最终颜色。它通过从样品物体反射受控的光脉冲并分析反射光的波长来测量颜色。然后将测量的结果与粘土的温度和化学成分相关联,从而为砖的颜色创建“色谱”。

色差仪比使用人类观察者进行砖颜色测量更可取,因为它们的测量具有精确、客观的性质。色差仪能够为砖块颜色创建清晰的数字标准,从而提高制造商流程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通过这样做,砖制造商消除了在批次不符合建筑商标准时需要返工的风险,提高了效率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劳动力和材料浪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