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仪管控纺织品的颜色差异程度

纺织品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原材料及染色工艺等上的差异,就会造成不同类型及不同程度的颜色差异,为了保证纺织品颜色的一致性,管控纺织品的颜色品质,就可以使用色差仪对纺织品的颜色进行检测。

155.jpg

纺织品色差类型及产生原因:

色差是指两个颜色在视觉上的差异。从色度学上来说,包括色相差、彩度差、明度差三个方面,对于织物来说可以分为:

(1)原样色差

指试样和标样之间的色差。标样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双方协定的色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染化料的选用、加工工艺、织物种类等。

(2)缸差、批差、前后色差

是指染出的同一色号的染物之间的色差。缸差、批差主要是由于工艺的不稳定造成的。前后色差是指轧染加工的织物由于工艺或设备的不稳定所造成的前后颜色不一致的问题。

(3)左、中、右色差

织物左、中、右各部位的色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织物的门幅方向工艺或设备条件的不一致造成的色差。

(4)正、反面色差

织物正、反面色泽的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染色加工时,在预烘时织物正、反面受热不均匀,导致染料泳移所产生的得色差异。

(5)匀染度色差

匀染度色差通常是指织物中不同纤维所得色泽不一致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配色时,不同纤维间的配色不一致所造成的色差。

色差仪管控纺织品的颜色差异程度:

传统纺织品的颜色检测方法主要依靠人工目视法,由观察者直接通过肉眼观察,由于目视法评价结果受到观察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观察者对于颜色敏感程度不一样,评价同一块纺织品的外观色彩都会存在很大偏差。因此,就需要一种依据统一标准的仪器,来评价纺织品的颜色差异问题。

纺织品的颜色是纺织品对入射自然光(390~770nm)中不同波长的光波吸收后,透射和反射的。当纺织品受到自然光照射,自然光中的某些波段的能量被吸收。

被吸收的能量用于把电子跃迁到别的能级,所吸收的光的能级被从自然光中抽离,从而在组成自然光的能级波谱中留下一个或者多个吸收谱线,这一现象叫做光的选择性吸收。

当自然光的一部分以这种方式被吸收,我们的眼睛只能感受到顺利穿过或反射并达到我们眼睛的剩下的残余能量。大脑把这些残余的能量组合到一起,并记录成单一的一种颜色,即纺织品的本色。

色差仪就是一种模拟人眼看色过程中,通过测量石材的反射或透射光谱,依据CIE色度系统转化成色度数值的精密仪器,在纺织品颜色检测领域,使用色差仪对纺织品标样与试样进行测量,仪器就可以快速计算值二者的色差结果,并通过色差值ΔE来进行表示,实验人员根据色差仪测量的数值结果ΔE、ΔL、Δa、Δb,就可以评价纺织品的色差程度以及偏色问题。在使用仪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选择合适的色差仪

颜色的测量与普通物理量的测量时有很大区别的。比方说选购色差仪时,我们看到的反映仪器技术水平的统一指标中就没有我们平常习惯考察的项目如:误差、精度、分辨率、测量范围等,而是另一些指标如:重复性ΔE(标准白板上连续10次)、仪器间一致性ΔE(12块BCRAII板上测量的平均值)等,这是选购仪器时要了解的事项。

2、颜色空间的选择

对选择CIE(国际照明委员会)的彩色系统,几个基本的视觉感觉单位是L:代表亮度,反映从灰到黑的无彩色中性颜色给人明暗的感觉。+a代表红色方向,-a代表绿色方向,+b代表黄色方向,-b代表蓝色方向。三者构成了描述颜色的正交的三维空间,这样就给万紫千红的颜色给出了一个可以解析几何描述的颜色空间。不过目前色差仪可选的颜色空间还有很多种,如果用户选择的颜色空间不一致,那么测量的数据结果也就没有可比性。

3、颜色标准

人们通常习惯的品质管理都会用一些数据指标加上允许的上下限偏差,但是颜色却不行,都要用真实的色板确定标准。这是因为颜色理论现有的不足,加上光谱测量的复杂性和数学处理的复杂性,各过个公司按照国际标准研制的色差仪,测量从红到蓝各种同样颜色的同一块色板的结果总有一定差异,不过参照同一块标准板与另外的样板之间比较色差,不同仪器测得色差值却非常接近,这正好是人们对颜色管理的基本要求。所以有了参照标准后,不同仪器测得的色差值就有了实际应用价值。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