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仪管控注塑颜色的一致性

色差是注塑中常见的一种质量缺陷,主要由原材料、注塑工艺等引起。为了保证注塑外观颜色的一致性,管控注塑颜色的颜色品质,就可以在注塑生产的过程中使用色差仪进行颜色检测。本文为大家介绍了注塑色差产生原因及色差仪检测注塑颜色的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色差仪检测注塑颜色

注塑色差产生原因:

色差是注塑中常见的缺陷,色差影响因素众多,涉及原料树脂、色母、色母同原料的混合、注塑工艺、注塑机等。

1.原材料影响

a.物料被污染;b.水分及挥发物含量高;c.着色剂、添加剂分解;d.颜色或色母不够或者分散不均;e.原料及色母不同批次颜色有色差。

2.模具影响

a.模具排气不良,物料烧灼;b.模具浇口太小;c.主流道及分流道尺寸太小;d.模具结构存在死角。

3.成型工艺影响

a.螺杆转速太高、预塑背压太大;b.机筒、喷嘴温度不均;c.注射压力太高、时间过长,注射速度太快使制品变色;d.模温过低,固化层被积压或者推拉产生雾痕,导致色差。

4.注射机影响

a.设备上存在粉尘污染,使物料变色;b.设备加热系统失效;c.机筒内有障碍物,促使物料降解;d.机筒或螺槽内存有异物,造成物料磨削后变色。

色差仪管控注塑颜色的一致性:

传统的注塑颜色差异主要依靠人工主观的判断来测定,由于目测色主观性强,评定结果可能不一致和不客观。为了更好的管控注塑颜色的品质,就可以使用色差仪进行测量。

色差仪是一种专门测量颜色偏差的测试仪器,它可以自动比较样板与被检品之间的颜色差异,通过数值的方式来表示色觉差异。不过在使用色差仪时,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争议,因为色差仪原理涉及色度学、光学、数学、材料学还有生物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想要准确的评定注塑颜色差异问题,就需要正确地使用色差仪。

1、选择合适的色差仪

颜色的测量与普通物理量的测量时有很大区别的。比方说选购色差仪时,我们看到的反映仪器技术水平的统一指标中就没有我们平常习惯考察的项目如:误差、精度、分辨率、测量范围等,而是另一些指标如:重复性ΔE(标准白板上连续10次)、仪器间一致性ΔE(12块BCRAII板上测量的平均值)等,这是选购仪器时要了解的事项。

2、颜色空间的选择

对选择CIE(国际照明委员会)的彩色系统,几个基本的视觉感觉单位是L:代表亮度,反映从灰到黑的无彩色中性颜色给人明暗的感觉。+a代表红色方向,-a代表绿色方向,+b代表黄色方向,-b代表蓝色方向。三者构成了描述颜色的正交的三维空间,这样就给万紫千红的颜色给出了一个可以解析几何描述的颜色空间。不过目前色差仪可选的颜色空间还有很多种,如果用户选择的颜色空间不一致,那么测量的数据结果也就没有可比性。

3、颜色标准

人们通常习惯的品质管理都会用一些数据指标加上允许的上下限偏差,但是颜色却不行,都要用真实的色板确定标准。这是因为颜色理论现有的不足,加上光谱测量的复杂性和数学处理的复杂性,各过个公司按照国际标准研制的色差仪,测量从红到蓝各种同样颜色的同一块色板的结果总有一定差异,不过参照同一块标准板与另外的样板之间比较色差,不同仪器测得色差值却非常接近,这正好是人们对颜色管理的基本要求。所以有了参照标准后,不同仪器测得的色差值就有了实际应用价值。

注塑色差解决办法:

1.材料方面

·控制原材料,加强对不同批次的原料和色母进行检验,消除原料、色母的影响;

·挥发性润滑剂、脱模剂用量适量。

2.模具方面

通过相应部分模具的维修,来解决模具浇注系统、排气槽等造成色差的问题。

3.成型工艺方面

·掌握料筒温度、色母量对产品颜色变化的影响,通过试色过程来确定其变化规律;

·避免物料局部过热和分解造成的色差,严格控制料筒各加热段温度,特别是喷嘴和紧靠喷嘴的加热部分;

·注射速度太高,减小注射速度:采用多级注射:快一慢;

·降低注射压力和螺杆预塑背压,防止剪切过热。

4.注塑机方面

·选择规格合适的注塑机,解决注塑机存在物料死角等问题;

·生产中需经常检查加热部分,及时对加热部分损坏或失控元件进行更换维修,减少色差产生概率;

·保证注射成型车间、注射机、模具的清洁;

·调整适当螺杆塑化转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