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测色仪色差检测的应用原理

色差是检验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准确的评定印刷品外观质量,就可以使用分光测色仪进行检测。本文就给大家带来分光测色仪色差检测的应用原理。

分光测色仪

分光测色仪色差检测的应用原理:

在生化的定性与定量试验中,常用到光度法。光度法是根据物质的分子对光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包括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比色法以比较有色溶液颜色深浅来测定其中有色物质含量的方法:分光光度法是测色仪测量溶液在某一波长下吸光度以确定溶液中被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它主要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可见光光度法。常用的波长范围为:200-400nm紫外光区;400-760nm可见光区;2.5-25μm的红外光区。所用仪器为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光测色仪)、红外光分光光度计。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所有仪器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规定,定期进行校正检定。

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仪器设备要求简单、操作简便、测定迅速等特点,因此应用十分广泛。

当一束光照射到某物质或某溶液时,组成该物质的分子、原子或离子等粒子与光子作用,光子的能量发生转移,使这些粒子由低能量轨道跃迁到高能量轨道,即由基态转变为激发态,这个过程即是物质对光的吸收。由于分子、原子或离子的能级是量子化、不连续的,只有光子的能量与被照射物质粒子的基态和激发态能量之差相等时,才能被吸收。不同物质的基态和激发态能量差不同,选择吸收光子的能量也不同,即吸收波长不同。由于分子、原子和电子运动着,具有能量,且吸收能量也有差别。在不同波长下测定物质对光吸收的程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收度为纵坐标所绘曲线,称为吸收曲线或吸收光谱。

在吸收曲线上,吸收曲线的峰称为吸收峰,它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表示该物质对此波长的光吸收程度最大。峰与峰之间的最低部位叫谷,该处的波长称为最小吸收波长。物质不同,其分子结构不同,则吸收曲线不同,因此吸收曲线的形状是物质定性鉴别的依据。我们可根据吸收曲线选择测定的适当波长,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分光测色仪色差值分析:

用分光测色仪测量标准色块和样品的同一色块,分别测出各自的三刺激值,换算出各自的色度坐标,并在CIE色度图上标出各自色点位置,并在CIE色度图上标出各自色点位置,两个色点的距离,即表示两个颜色的差别程度。衡量印刷品的复制质量,首先要看印品对原稿的忠实程度,其次要看印品之间的一致程度,前者称为绝对质量,后者称为平均质量。在印刷过程控制与质量监控中,应将色差ΔE控制在4以内。因为色差在4以内的印刷品,在视觉上感觉不到印刷样张与标准样张之间的颜色差异。

为了求得两个颜色之间符合视觉的颜色差异,使用CIE1976(L*a*b*)均匀颜色空间的三维空间概念标色。根据对两个色样测出的三刺激值,换算出各自的色度坐标及明度坐标,从两个色样的色度与明度坐标值差数,从两个色样的色度与明度坐标值差数,可得出其明度差ΔL*及色度差Δa*、Δ6*。再利用公式计算出总色差值ΔE,就可以准确的表示出两个颜色在三维空间的视觉颜色差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